“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这句话戳中了当代许多人的精神状态。那么梦想是什么?最走心的说法便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后的结果就是幸福的东西。然而在生活中,有梦想的比比皆是,但随着岁月流逝却越来越努力的人却并不多见。
人生不能躺在理想中生活。这是我读完新时代铁路榜样刘晓燕的故事最深的感悟。年仅23岁的她,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车辆段轮轴装修工。面对浮华世界的诸多诱惑,她沉下心来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了追随梦想之路,仅入行3年,不仅成为铁路行业里的榜样,更成为全社会劳动者的楷模。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是多做一件事就尽力做好一件事的热情,是责任意识,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奋斗的路上,可能有人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但懂得坚持的人,始终会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刘晓燕的事迹可以说是最好的诠释。为了不放过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纹,她从刚参加工作时起,便踏实地学起了车辆构造、原理、检修方法等苦练检测本领,并把十几个轴承零件的70多个检修限度全部熟记。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着长久而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有对梦想锲而不舍的追求。这个源自基层、植根平凡、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明白了没有对学习和实践的坚持不懈,其结果只能是腹中空空或眼高手低。
见贤思齐,“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90后的刘晓燕才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她有一个好习惯,会用一篇日记来总结一天的工作,并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时,向老师傅们再三请教,经过多次探讨交流才得出解决方案。可以说,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以他人为明镜照不足”,听之于耳、虑之于心,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更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
榜样是时代的标杆,更是深藏于心的国家情怀。在筑梦的路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无论何种岗位,只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都是推动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力量。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刘晓燕的成功不是靠伟大的理想抱负得来的,而是靠勤学苦练、扎实苦干得来的,她向我们诠释了——奔跑依然是筑梦年华最美的姿势。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中国追梦人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在自己最好的年华与这个最好的时代产生共鸣。只要脚踏实地,总能当好这个时代的服务者、建设者、开拓者,并在筑梦年华的每一天都和我们的国家一起进步。刘铭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