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今时祖国广袤大地,铁路网纵横交错,截止2018年底已达到13.1万公里。飞驰的列车跨越江河湖海,穿梭崇山峻岭,滚滚车轮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的绚丽画卷。
若将这幅画卷无限放大,桥梁之下,悬崖之上会呈现出一个个置身于险峻之地的身影,为确保线路畅通与列车安全运行,默默坚守在鲜为人知岗位上。日前,被誉为“新时代•铁路榜样”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综合维修段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工长鲁朝忠登上网络,用他的“忠”讲述出属于他们的故事。
“忠”是一种信仰,守于初心,行于执着。提及岳飞背后的“精忠报国”便会让人联想到岳母刺字的典故。“朝忠”这个名字或许也夹杂着其父母对他的期望。正如鲁朝忠所言,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忠”字,忠诚的“忠”,就是要忠诚岗位职责,忠诚铁路事业。无论是否与其名字有关,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所言非虚。面对每天都需要在悬崖峭壁间攀爬,身下便是万丈深渊的工作环境,8年来,他与队友多次翻越管内207座山头,用镰刀和斧头在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开辟出了500多条巡山之路,翻山越岭2万多公里,穿坏了20多双登山鞋,发现、建档各类危石824处,可以说,这是用生命书写出的一组数据。
“忠”是一种品质,不负使命,流露情怀。“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为了掌握肉眼看不见的危石变化,鲁朝忠采取“一拍、二插、三查”的办法辨识危石裂缝发展程度,创新总结出“锤、垫、锚、拉、封”排石“五部曲”,凭借着对工作的一股钻劲,他用自己渺小的身躯战胜了崇山峻岭的多重考验,也用他的那颗“无我”之心,为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筑起坚实支柱。正所谓,心有重任,方成“无我”,在他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等荣誉的背后,折射出他对责任的担当,以及舍身忘己的家国情怀。
“忠”是一种追求,为梦奋斗,甘于奉献。与家只有2小时的路程却每月最多回去两趟;父亲生病住院却无法在身旁陪伴;为抢修隧道险情,历经3天3夜之后儿子的高考也已经结束。对于家庭来说,他既是“缺席者”,亦是“常驻者”。一句“留在山里,离铁路近些,离那些石头近些,心里才感到安稳、踏实”推动着他将脚步迎向万千家庭,用自己的奋斗创造着他人的幸福。这不仅体现出他的人生价值观,也彰显出的他的胸怀大爱。“没有岁月安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不是一个岗位不能离开他,而是一个岗位必须要有人去坚守,他将自己的梦想置于武陵山脉之间,也让他平凡的岗位绽放出非凡光彩。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里,透过鲁朝忠,折射出广大铁路人的奋斗步伐,铁路发展的追梦轨迹。借其“榜样”之光,照己足下道路,“忠”无疑是一个方向,唯有坚定的脚步才会让人更容易实现目标,去收获那“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灿烂。宋文强
(来源:)